当前位置:主页 > 高校招聘 >

热点推荐

优酬优聘!华侨大学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2025-2026学年)

发布时间:2025-10-29 作者:高校人才引进网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福建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一、学校简介

华侨大学创办于1960年,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是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综合性大学,中共中央确定的“国家重点扶植大学”,福建省“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现任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

学校校区分别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世界遗产城市福建省泉州市和经济特区/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厦门市。学校目前有各类学生3.7万人,其中来自港澳台地区和90多个国家的学生9000余人,是全国境外学生最多的高校之一。华侨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1个,自设交叉学科博士点2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41个。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环境/生态学与社会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旅游休闲管理学科排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前50。学校拥有院士团队、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次,省级高层次人才800余人次,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累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2项,多项学术成果发表在Nature、《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顶级期刊上。

新时代新征程,华侨大学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诚邀海内外优秀学者加盟,共创华园美好未来,助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二、岗位需求一览表

厦门校区需求情况

单位

学科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哲学与社会

发展学院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与科技哲学、应用伦理

陈老师

0592-6167008

zxy2009@hqu.edu.cn

常院长

0592-6167036

xumin.chang@hqu.edu.cn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中国哲学与宗教学

国际关系

学院

政治学

国家安全学、政治学理论与比较、金砖研究与全球治理

李老师

0592-6162101

cir@hqu.edu.cn

王院长

0592-6162100

wangqb@hqu.edu.cn

体育学院

体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龙舟、排球、羽毛球、棒垒球、网球、击剑、轮滑、户外运动等)

傅老师

0595-22693589

fy@hqu.edu.cn

胡院长

0595-22690679

hugp@hqu.edu.cn

华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加工、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学、语言测试与评价、计算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相关)、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华文化传播

张老师

0592-6068002

hw@hwmail.hqu.edu.cn

胡院长

0592-6103056

hjg@hqu.edu.cn

教育学

国际中文教育、教育技术、教育政策、人工智能相关

预科教育

英语、国际中文教育

新闻与传播

学院

新闻传播学

数字出版、数字新闻、数字传播

闵老师

0592-6167698

xwycb@hqu.edu.cn

万院长

0592-6167690

15650@hqu.edu.cn

数学科学

学院

数学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数学

张老师

0595-22693514

hqumath@hqu.edu.cn

陈院长

0595-22693504

chxtt@hqu.edu.cn

机电及自动化

学院

机械工程

智能制造理论与方法、高性能制造装备与技术、机电液绿色智能动力与控制、船海工程高端装备技术、低空装备设计与控制、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性与协同控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与系统、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工业设计与人因工程

周老师

0592-6162598

jdb@hqu.edu.cn

林院长

0592-6162588

ltl@hqu.edu.cn

材料科学

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材料物理与化学(能源材料)、复合材料

连老师

0592-6162225

lianying@hqu.edu.cn

魏院长

0592-6162208

weizhanhua@hqu.edu.cn

化学

合成化学、能源化学、分子设计与传感(分析化学)

信息科学与

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智能系统、智能机器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新型电力系统、电机智能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李老师

0592-6162380

info101@hqu.edu.cn

罗院长

0592-6162368

Jlluo@hqu.edu.cn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智能物联、泛在通信、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无线通信

物理学、光学工程

光学、凝聚态或理论物理、量子物理、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学院

计算机类

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网络与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软件工程理论与技术)

颜老师

0592-6162556

cst@hqu.edu.cn

田院长

0592-6162538

htian@hqu.edu.cn

土木工程

学院

土木工程

韧性城市与智能防灾、智慧结构与全生命期运维、海洋工程与绿色建材、智慧岩土与地下空间开发、智慧建造与数字孪生、智慧水务与水-能-物循环

董老师

0592-6162695

civilcpc@hqu.edu.cn

陈书记

0592-6162788

xqchen@hqu.edu.cn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低碳转化化工、生物材料化工、绿色能源化工、环境资源化工

(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工程、制药工程、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林老师

0592-6162300

hgxydzb@hqu.edu.cn

陈院长

0592-6162288

azchen@hqu.edu.cn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建筑设计、华侨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

柯老师

0592-6162689

jzxybgs@hqu.edu.cn

陈院长

0592-6162682

czhcn@hqu.edu.cn

城乡规划学

城市空间规划与土地使用

风景园林

风景园林

医学院

医学

基因检测、人工智能医疗

徐老师

0595-22690516

yxy@hqu.edu.cn

刁院长

0595-22692516

diaoyong@hqu.edu.cn

音乐舞蹈

学院

音乐学

音乐(唢呐、钢琴艺术指导、流行音乐、中阮、铜管乐、音乐教育)

黄老师

0592-6162029

ywxy@hqu.edu.cn

何院长

0592-6162033

15698@hqu.edu.cn

舞蹈学

舞蹈(中国古典舞方向优先)

制造工程

研究院

机械工程、微电子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

高性能制造技术与应用、半导体器件设计、制造与应用、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高性能工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人工智能与数字栾生技术、机器人与智能化装备技术

肖老师

0592-6162359

zzyyb@hqu.edu.cn

黄院长

0592-6162359

smarthgq@hqu.edu.cn

发光材料与

信息显示

研究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材料物理与化学(能源材料)

尤老师

0592-6167596

35374@hqu.edu.cn

魏院长

0592-6162208

weizhanhua@hqu.edu.cn

化学

能源化学

华侨华人与

区域国别

研究院

区域国别学

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世界地区与国别史

王老师

0592-6167361

rigcas2@hqu.edu.cn

李院长

0592-6167363

lzj@hqu.edu.cn

先进碳转化技术

研究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

生物质能源低碳转化、先进碳材料绿色制造、生物基功能材料制造、生物基化学品高值利用

饶老师

0592-6167377

xjtzh@hqu.edu.cn

饶院长

0592-6167389

raoxp@hqu.edu.cn

数量经济与统计

研究院

应用经济学

数量经济方法,金融计量,数字经济

高老师

0592-6167068

gaoao1511@hqu.edu.cn

张院长

0592-6167077

zxwxz717@hqu.edu.cn

统计学

统计学(经济统计、数理统计)、大数据科学

 

泉州校区需求情况

单位

学科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经济与金融

学院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字经济、大数据统计等

黄老师

0595-22692581

jjyb@hqu.edu.cn

苏院长

0595-22690052

suzufine@hqu.edu.cn

理论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

法学院

法学

国家安全学、涉侨与涉外法治、生态环境法治、民商法、诉讼法

张老师

0595-22692590

pjz@hqu.edu.cn

刘院长

0595-22691563

14472@hqu.edu.cn

马克思主义

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沈老师

0592-6167128

mkszy@hqu.edu.cn

曹院长

0595-22692896

cwh2006@hqu.edu.cn

体育学院

体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篮球、棒垒球、网球、击剑、轮滑、户外运动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

傅老师

0595-22693589

fy@hqu.edu.cn

胡院长

0595-22690679

hugp@hqu.edu.cn

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

文艺学(中国文论、马列文论、西方文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创意写作、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汉语言文字学

黄老师

0595-22690500

wxy3677@hqu.edu.cn

蒋院长

0595-22699129

jxg1984@hqu.edu.cn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世界华人华裔文学文化研究

唐老师

0595-22692795

wyx@hqu.edu.cn

卢院长

0595-22693572

luzhi@hqu.edu.cn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

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运筹与控制、计算数学

张老师

0595-22693514

hqumath@hqu.edu.cn

陈院长

0595-22693504

chxtt@hqu.edu.cn

工学院

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与智慧物联、大数据技术与工程

王老师

0595-22692052

gxy@hqu.edu.cn

李书记

0595-22693503

lilulan@hqu.edu.cn

光电信息工程

智能光学技术

医学院

医学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徐老师

0595-22690516

yxy@hqu.edu.cn

刁院长

0595-22692516

diaoyong@hqu.edu.cn

药学

药事管理、药理、药物分析、药剂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

数字化与技术经济及管理、组织变革与创新创业管理、华商管理与国际商务、会计与投融资管理

杨老师

18686690462

15482@hqu.edu.cn

衣院长

0595-22693652

ycjun@hqu.edu.cn

政治与公共

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数字政府、社会福利、公共危机

蒋老师

0595-22693526

skx@hqu.edu.cn

汤院长

0595-22693562

tzyun@hqu.edu.cn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文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旅游安全与风险管理、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涉侨旅游与中华文化传播、旅游企业与产业治理、数智文旅与旅游大数据管理

陈老师

0595-22693521

dl1007@hqu.edu.cn

谢院长

0595-22692791

xiecwu@hqu.edu.cn

美术学院

美术学

绘本、油画与版画

洪老师

0595-22693646

artd@hqu.edu.cn

王院长

0595-22691949

15228@hqu.edu.cn

设计学

产品艺设、陶土/雕塑、雕塑艺术、陶瓷艺术、视传、平面设计、服装设计

学生处/

心理健康教育

中心

心理学

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

谢俊

0595-22699170

xsczhk@hqu.edu.cn

李处长

0595-22693539  

ljjarror@hqu.edu.cn

 

三、引进待遇

(一)优报酬:学校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启动经费和安家购房补贴。超额完成合同约定任务的高水平成果可按规定进行奖励,取得突破性业绩的可聘任“承志学者”并额外享受相应岗位津贴。选拔招录为厦门市优培生的可享受总计25万的安家补贴,引进人才符合省市引才资助条件的,可在学校薪酬基础上叠加享受各类资助经费,详见《省市引才资助一览表》(表1)。

(二)优平台:学校拥有丰富的国际化侨务资源,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是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

(三)优发展:骨干人才第二层次及以上人才均按长聘岗位管理,业绩突出人才可直聘高级职称,选拔招录为厦门市优培生的可认定为厦门市C类高层次人才。学校设立青年教师专项研究课题,支持教师开展国内外访学研修和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加入教学科研团队,加强对人才项目的选拔培育、辅导帮扶与跟踪服务。

(四)优保障:学校提供周转房,提供优质子女教育资源,并为讲席教授及特聘教授安排配偶工作。选拔招录为厦门市优培生的可申请130万元购房补贴或申购最高100平方米人才房或享受每月6000元(最长5年)的租房补贴。

表1.省市引才资助一览表

省市

人才计划名称

资助经费(单位:万元,税前)

百人计划

境外人才

生活补贴100,科研资助100

境内人才

生活补贴50,科研资助50

引进高层次人才

(ABC)

境外人才

安家补助:A类200,B类100,C类50

境内人才

安家补助:A类100,B类50,C类25

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生活补贴20,科研资助180

台湾优秀毕业生补助计划

就业补助30

优培生

安家补助25,住房补助130

引进人才生活补贴

博士8,硕士5

双百计划创新人才

生活补贴25,科研补助25

杰出青年人才计划

生活补贴25,科研补助25

高层次人才认定

第一层次

安家补助100,工作经费100,住房补助80

第二层次

安家补助50,工作经费50,住房补助40

第三层次

安家补助25,工作经费25,住房补助20

第四层次

安家补助15,工作经费15,住房补助10

第五层次

安家补助5,工作经费5,住房补助5

桐江学者特聘教授奖励计划

津贴25/年,连续发放3年

 

四、招聘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身心健康,不限国籍。

(二)学校设置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青年英才、骨干人才和师资博士后五类岗位,岗位条件详见《华侨大学各岗位引进条件一览表》(表2)。

(三)博士学位,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骨干人才第三层次中,音体美等个别技能型岗位及预科教育可放宽至硕士研究生,但音体美技能型岗位应同时聘任高级职称,或持有国家级资格证书或重要奖项证明。

表2.华侨大学各岗位引进条件一览表

类型

层次

岗位

条件

年龄

杰出人才

讲席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具有相当学术造诣和学术声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

不限

领军人才

第一层次

特聘教授

国家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或具有国内外公认重要学术成就和学术影响力的著名学者。

50(理)

55(文)

第二层次

特聘教授

国家重要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或取得重要学术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知名学者。

45(理)

50(文)

青年英才

第一层次

特聘教授

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习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突出业绩且聘任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或具备冲击国家重要人才计划潜力的青年学者。

40(理)

45(文)

第二层次

特聘

研究员

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习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已有较好的学术积累,科研基础好、学术潜力大的青年学者。

38

第三层次

特聘

副研究员

具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研究机构的学习工作经历,在本学科领域已有一定的学术积累,展现良好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

35

骨干人才

第一层次

正高

近5年取得突出业绩,学术成果达到我校该学科正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教师,或具有丰富行业经验且聘任正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行业专家。

45(理)

50(文)

第二层次

副高

近5年取得突出业绩,学术成果达到我校该学科副高级职称评审条件的教师,或具有丰富行业经验且聘任副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行业专家。

40(理)

45(文)

第三层次

讲师

具有一定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博士(后)。

32(理)

35(文)

师资博士后

特任

副研究员

毕业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或科研机构,具有较强科研水平和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后),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

32(理)

35(文)

 

    备注:

外籍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教师、退休人员及行业专家根据应聘者职称学历及业绩水平等,参照相关岗位,按“一人一议”提供协议年薪待遇。

五、招聘程序

(一)招聘流程

1.提交简历。应聘者登陆华侨大学人才招聘系统http://zhaopin.hqu.edu.cn进入“华侨大学2025-2026学年教师招聘计划”版块,填写简历,提交申请。

2.单位考核。用人单位随时受理申请,邀请应聘者面试,并进行师德师风考察。

3.学校审议。学校召集会议研究,审议确定引进人员及引进层次,并公示5个工作日。

4.入职报到。通过公示的应聘者按规定参加体检并办理报到手续。体检结果应符合《福建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标准及办法》相关要求。

(二)绿色通道

对急需紧缺人才,开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绿色通道。

六、人事处联系方式

应聘青年英才及以上层次

联系人:李萌,+86-592-6161056

应聘骨干人才及师资博士后

联系人:刘俊杰,+86-592-6161099

E-Mail:zhaopin@hqu.edu.cn

招聘系统技术支持电话:+86-595-22692338

来源:https://jobs.hqu.edu.cn/info/1011/7645.htm..

信息来源于网络,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