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工作地区:苏州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学校针对引进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及绩效奖励,丰厚的安家补贴与科研启动经费以及完善的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资源。
一、招聘岗位及待遇
(一)东吴讲席教授
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等全球顶级奖项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发达国家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其他在本学科领域作出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学术声望和影响的大师级学者。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一事一议。
(二)东吴特聘教授
1.特聘教授(领军人才)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相当于副教授及以上职务、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和较强科技创新能力,或者在国际知名企业担任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人才;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领军人才学术水平;或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教学成果和教育质量突出,在教育领域享有较高声望,已达到国家级教学名师水平。具备带领所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冲击国际一流的学术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2.特聘教授(拔尖人才)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副教授、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已达到国家级青年人才学术水平;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领军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支撑所在领域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冲击国际一流的学术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申请条件:具有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术成果突出,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具体招聘要求及待遇详见: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热忱邀请全球英才申报2026年度海外优青项目https://mp.weixin.qq.com/s/M-nJwb5R-5NgR10Xy8QIAw
3.特聘教授(精英人才)
在海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担任助理教授或相当职务者;或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学术潜力;有发展成为国家级青年人才的能力和潜力,具备协助所在领域提升国内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能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8周岁。
(三)青年特聘教授
一般应具有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博士后科研经历,学术水平居于本学科领域同年龄段学者前列;在所在学科领域取得重要标志性成果,已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四)优秀青年学者
在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学术研究成果突出,有成为拔尖人才的潜力。一般应具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博士后科研工作经历可不作要求:①海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毕业的优秀博士;②工程学科中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优秀人才,人文社会学科中应用型或实践型优秀人才;③其他业绩特别突出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2周岁。
二、其他支持措施
(一)地方支持
优先支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入选者根据相关规定享受叠加待遇(具体以当年度政策为准)。
1.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省“双创计划”,对入选的双创团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300-800万元的人才经费资助;对入选的双创博士,两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总共19.2万元的创新创业资金资助。
2.优先推荐申报“江苏特聘教授”,如入选,聘期三年内,省级财政给予每人每年12万元的岗位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对自然科学类、人文社会科学类分别提供100万元(特别优秀的提供200万元)、50万元的科研经费。其中,如在海外已取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可直接通过“举荐制”渠道直接申报。
3.优先推荐申报苏州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享受科研经费100/200万元以及人才乐居购房补贴100万元。国家级海外引才项目入选者可直接配套25/50万科研经费,若同时入选则就高资助)。
4.苏州市“社会化引才奖励”,根据人才到岗及认定时间,最高可分别享受10万元、20万元、30万元。
5.苏州市“人才乐居”工程,入选者可享受1500-10000元/月的租房补贴;首次使用公积金住房贷款购买首套住房,贷款额度可放宽至最高限额的6倍。
6.苏州市“优秀人才专项奖励”,符合条件人才每年均可申报,累计不超过120万元。
7.对入选国家引进类高层次人才计划者(含青年项目),符合条件者可申请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人才计划”,享受配套生活补贴和购房补贴支持。
(二)其他配套服务
1.对全职引进的优秀人才,除提供上述支持措施外,学校还将按照省市相关规定缴纳各类社会保险,并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空间,可租住学校教师公寓或给予租房补贴,协助解决子女入学入托。教授、副教授岗位可按照相关政策落实事业编制。申请者如为外籍人士,按照省、市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
2.学校为特聘教授及以上人才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创新团队,优先支持招聘青年教师、博士后及专职科研人员,其中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研究生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
三、报名方式
报名网址:https://rczp.suda.edu.cn
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请选择“教学科研类人员招聘入口”并按照系统要求注册、填写个人信息,选择应聘岗位后提交申请。
特别提醒:系统内“申请职位”页面,请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招聘类型选择“长期招聘”或者“急需招聘”后,再选择相应职位。
四、学院招聘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综合办公室
联系人:张老师
联系电话:+86-512-65113107
联系邮箱:rqzhang@suda.edu.cn
信息来源于网络,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