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人才资讯 > 人才创业 >

热点推荐

上海:“海聚英才”,打造全球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2021-11-10 作者:高校人才引进网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近年来,上海作为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城市之一,突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不断深化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革,提升人才创新创业便利性,成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一座城市对人才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是否有充足的发展机会、完善的人才保障机制、宜居的生活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上海大学智库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于今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城市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上海作为连接国内外、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的人力资源集聚辐射能量场,在吸引人才上本身就具备一定优势,加上近年来上海市持续采取积极的人才引进战略,奠定其成为全球人才高地的基础。

放宽户籍制度

聚集海内外人才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要全面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扩大“海聚英才”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大规模集聚海内外人才,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对吸引海内外人才的热情一直很高,可谓“求贤若渴”。据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0年的调研结果显示,上海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领域的人才需求远远超过本地高校的培养能力,集成电路领域上海相关学科专业每年全部毕业生只能满足需求的1/7、生物医药领域只能满足1/2,人工智能领域只能满足1/6”。

为此,上海开始打出“落户王牌”来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

2020年9月,上海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发布《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即该4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此次落户范围的扩大,被认为是上海实行积极人才战略的一个信号。

2020年11月,上海连续发布了《关于优化本市居住证转办常住户口政策的通知》《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实施细则》《上海市引进人才申办本市常住户口办法》,并从当年12月1日开始,施行更宽松的“居转户”政策,以及引进人才、留学回国人员申办常住户口的政策。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有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生活配套设施、良好的社会福利和保障等,对人才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近年来上海市针对户籍制度的改革也为人才引进战略注入了更多活力。”于今说。

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

成海归首选地

13年前,在国外完成学业的沈憧棐选择回国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一番考察后在上海成立了巨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在上海理工大学机器智能研究院就职的海归博士季云峰回国后研发出全球首个续航里程超过百公里的双足机器人“行者一号”……“在上海,留学人员归国创业成功的故事不胜枚举。”从事智能制造领域的海归创业者张俊成告诉记者,海归人员之所以选择在上海创业,主要是得益于上海市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激励机制。

为了充分激活人才的创业激情,上海市率先以“不备案、不注册、不登记”的方式成立国内首家众创空间联盟;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缓解科技创新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设立大型政策性担保基金,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一系列举措的背后,是上海市“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和富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对人才的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于今认为,上海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核心城市,未来的人才聚集效应会越来越明显。

专家:建设世界人才高地

任重而道远

在全球化智库(CCG)2018年发布的《2017中国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显示,上海国际人才规模指数达0.86,综合实力在本次区域国际人才竞争力评估中高居榜首。

“上海引进国际人才竞争力体现在方方面面,既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也有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重点区域的创新与不懈努力。”民进上海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施蔷生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上海自贸区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创新,上海对国际人才将会产生更大的吸引力。

“我们面临着海内外人才需求和供给的有效对接和作用发挥的瓶颈。一方面,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状况在不断变化,影响海外人才回国效力的因素也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另一方面,国内不同区域,不同部门对高层次、紧缺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样化、个性化的。”施蔷生认为,上海要建成世界人才中心任重而道远。

前不久,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十四五”规划发布:“十四五”时期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将以“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目标是到2025年,努力成为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发展新理念的重要策源地。在施蔷生看来,落实这一规划的重中之重还是全球化人才战略。

“从当前世界发展格局来讲,人才全球化已成定局;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急切需要具有一大批生态环境、高新科技、国际政治、社会公益、文化艺术等全球化人才队伍。”施蔷生建议,在人才全球化战略中要重视海外华人的力量,依托中国侨联、中国欧美同学会等社团组织,健全和加强海外人才的交流平台,通过举办线上和线下多类活动,形成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和辐射。

来源:http://www.liuxuehr.com/news/jiaodianzixun/2021/1110/43873.html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