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研人才 >

热点推荐

上海大学材料生物学研究所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

发布时间:2024-07-17 作者:高校人才引进网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上海大学理学院材料生物学研究所因科研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员12名。

 

一、上海大学材料生物学研究所简介:

 

      上海大学材料生物学研究所于2023年7月正式成立,由刘昌胜院士和樊春海院士担任首席科学顾问。研究所面向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纲要中加快发展生物材料交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围绕创新核酸生物材料,开展新材料设计制造、生物学效应及重要领域应用等研究。聚焦材料生物学领域的基础性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4个特色研究方向:1)框架核酸及复合生物材料制造与应用,2)材料生物学效应及方法学研究,3)脑成像与脑疾病诊疗,4)微纳尺度的超高分辨成像和性能表征技术。

      研究所依托上海大学理学院建设运行,理学院拥有物理学、化学、数学、应用统计等多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承担科技部、基金委及上海市等的一系列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建设高水平测试表征平台,开展分析化学二级学科建设工作,具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和工程师团队。

研究所围绕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BT-IT)交叉学科发展,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深度合作,与国内高水平院校、中国科学院、国家实验室等建立联合研究平台,服务于材料生物学领域重要科学问题的发现和原始创新、关键技术成果转化等,旨在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性创新成果,形成上海市材料生物学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高地。

 

二、学术带头人

 

樊春海 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新基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学士、博士,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后。2004-2018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8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现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转化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转化医学科学中心唐仲英首席科学家。兼任美国化学会JACS-Au副主编,Angewandte Chemie,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ACS Nano等十余份国际知名杂志编委,ChemPlusChem编委会共同主席。入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国际电化学学会(ISE)、美国医学和生物工程院(AIMBE)和英国皇家化学会(RSC)会士,已发表论文700余篇,引用约8万次,H因子138,自2014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招聘DNA纳米生物传感与DNA计算方向博士后2名

Email:fanchunhai@sjtu.edu.cn

 

胡 钧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材料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领军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同步辐射X射线脑成像”首席科学家。

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三等奖,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上海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同步辐射神经科学亚太联盟(SYNAPSE)执委。长期从事物理生物交叉科学,在生物分子探测和操纵、纳米尺度生物分子行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研究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共发表论文250余篇。发现了“室温下的冰”新的自然现象(Science),实现了单分子探测和操纵(Nature Nanotech., PNAS, ACS Nano, JACS);发展了纳米 PCR 技术和高通量单倍型分型技术并应用于基因分型 SNP 规模化检测( Nature Nanotech.);发展了一系列生物分子的快速灵敏特异检测(JAC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等);开展了淀粉样多肽的自组装行为研究(PNAS等)。

 

招聘同步辐射X射线脑成像方法及多模态融合成像方法学研究方向博士后2名

Email:hujun64@shu.edu.cn

 

王丽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上海大学伟长学者,材料生物学研究所执行所长。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以及中国分析测试协会CAIA一等奖等,个人荣誉包括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等。王丽华研究员近五年来以第一/通讯(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 、JACS、Angew Chem、ACS Nano、Nano Lett等发表论文30余篇;累计发表论文200余篇,他引超1.3万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8项,授权9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课题、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基金委面上等项目,总经费超两千万元。

 

招聘框架核酸等生物材料设计及功能化,生物半导体材料及器件和工程,以及重大疾病的精准早期诊疗等研究方向博后2名

Email:wanglihua@shu.edu.cn

 

李 江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核酸纳米技术与活细胞分析应用的研究工作,包括框架核酸设计与合成、微纳机器人组装、细胞递送与智能诊疗应用等领域,成功构建了用于肿瘤细胞分析的高性能框架核酸纳米探针与智能递送CRISPR系统的纳米机器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一项、上海市重点项目课题一项等。获2018年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荣誉。指导的研究生有三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二人获上海超级博后,一人获国家博新计划资助。近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包括Nat Nanotechnol, Nat Rev Methods Primers, JACS, Angew Chem Int Ed, Nano Lett等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

 

框架核酸分子机器的结构设计、可编程自组装与功能调控、生物效应研究与活细胞诊疗应用等研究方向博士后1名

Email:lijiang80@shu.edu.cn

 

三、学术骨干

 

诸 颖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级青年人才,材料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同步辐射生物成像研究工作,包括X射线多模态探针的制备、体内外多生物靶标追踪、可视化智能诊疗应用等领域,成功构建了高特异性X射线遗传标记探针应用于药物与细胞和动物相互作用的可视化研究。先后主持973课题、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第一批原创探索计划等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经费超两千万元。被评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中科院青促会优秀会员,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指导的研究生有二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二人获上海超级博后,一人获国家博新计划资助。近5年以第一/通讯(含共同)作者在Nature Commun.、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Natl Sci Rev、Anal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担任Bone Research、Cell Proliferation等多份国内外著名期刊编委。

 

招聘同步辐射X射线多模态探针的设计、体内外多生物靶标追踪、可视化智能诊疗应用等研究方向博士后1名

Email:zhuying331@shu.edu.cn

 

宋世平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德国洪堡学者(2014年),主要从事生物传感与生物芯片的研究及其产业化,重点开展纳米生物技术、微流控技术、微电子和信息技术在智能生物诊断领域的集成和应用,致力于应用多种生物材料、纳米材料和微尺度结构等构建新型生物探针和传感界面;进而研制了多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并将这些传感和芯片分析技术应用于医学诊断、食品检验和环境监测。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2项、国家重点专项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4项,以及多项地方政府项目和横向项目。在Angewandte Chemie Int Ed、Advanced Materials, Nano Letters、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和Analytical Chemistr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招聘纳米生物界面构建及生物传感和生物芯片分析,可穿戴生物传感器件的研究开发与应用等研究方向博士后2名

Email:spsong@shu.edu.cn

 

孙艳红 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2006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学位。2006-2018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副研究员,2018-2023年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正高级工程师。2023年加入上海大学理学院材料生物研究所。主要从事脑成像探针及脑部疾病物理干预的研究工作,包括纳米荧光及多模态脑成像探针、脑部神经发育及退行性疾病的针灸治疗等领域。主持有国家自然基金3项、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中国科学院青年人才项目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近年来在包括Engineering、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Cell Proliferation等高水平SCI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招聘纳米荧光及多模态脑成像探针、脑部神经发育及退行性疾病的针灸治疗等研究方向博士后1名

Email:sunyanhong@shu.edu.cn

 

孙乐乐 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材料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2018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18年-2021年于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1年7月到上海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任副教授。2023年9月加入上海大学材料生物学研究所。主要从事功能核酸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研究,包括新型精准病毒疫苗构建和递送、个性化肿瘤疫苗构建和靶向递送。先后主持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项目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项。近5年来已在JACS、Angew、Adv. Mater.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

 

招聘基于核酸纳米技术的免疫生物物理学研究方向博士后1名

E-mail:sunlele@shu.edu.cn

 

 

四、应聘条件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 周岁以下,且获得博士学位不超3年。

2、专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有电子学、材料物理学、纳米科学等相关经验者优先;

3、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转化研发的能力,实验技能优良;

4、具有一定的英文读写及交流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英文论文的写作;

5、为人踏实、敬业、认真,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导师简介请参阅上海大学理学院材料生物学研究所官方网站,网址:http://mbio.shu.edu.cn/zszp/yjsds.htm

 

五、岗位待遇与工作条件

 

1、在站期间基本年薪22+万元,团队或合作导师增加补充薪酬。入选“博新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国家和上海市各类人才计划,可累加享受所获资助,年薪可达37-60万元。

2、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五险一金,享受年度体检、工会等教职工福利。

3、在站期间通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水平评价的博士后人员,学院可根据学科发展需要优先推荐其留校工作。

 

六、应聘方式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研究经历与技术专长等信息邮件发送至:

孙乐乐老师(sunlele@shu.edu.cn),刘学老师(liuxue@shu.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姓名-博士后申请”。本招聘长期有效。

 

 

来源:https://mbio.shu.edu.cn/info/1222/1761.htm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