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高端人才引进 >

热点推荐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24-10-10 作者:高校人才引进网

人才引进工作地区: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于2023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作为北京大学的独立实体研究机构,高研院致力于打造一个国际一流的综合性临床科技创新中心,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临床应用和人才培养”于一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医教研统筹管理,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体系,开展高水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推动医学研究模式的创新,促进前沿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国家医学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体系建设贡献力量。目前,高研院已整合了北大医学的多种临床医学创新交叉研究平台,包括临床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系、医学信息学中心、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临床医学+X平台、医工交叉平台等。高研院拥有强大的临床医学交叉学科师资队伍,在交叉学科研究、临床医学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高研院旨在架起“基础创新与临床应用”之间的桥梁,打通前沿基础、临床研究与医疗实践的两个端口,力求打造一个卓越的临床医学研究平台,为推动医学科技进步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并为“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实施提供坚实的支持。

一、招聘信息及研究方向

合作导师

研究方向

乔  杰

1. 人类配子、胚胎发育机制研究

2. 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

王嘉东

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和治疗抗性的关系

王  韵

1. 慢性痛及神经精神共病的分子和环路机制

2. 神经发育及相关脑疾病

3. 神经损伤与修复

武阳丰

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的有效干预措施;

2. 临床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

魏勋斌

1. 可用于肿瘤光学早期检测的“在体流式图像细胞仪”

2. 在体肿瘤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及近红外纳米光学探针技术

3. 活体光学细胞操纵技术研究

4. 激光医学与老年痴呆症的光治疗技术

庞艳莉

探索生殖障碍疾病菌源干预靶点与新策略

陈  扬

外泌体/新细胞器迁移体等发生、物质分选运输、细胞间信号沟通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

钟  凯

1. 高场磁共振成像理论、成像方法、射频技术等

2. 非线性梯度成像技术及应用

3. 高场杂核磁共振成像及波谱研究

4. 临床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高卫平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药物偶联物;药物-高分子偶联物;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抗体-高分子-药物偶联物;药物递送;靶向蛋白降解;肿瘤诊疗;传染病治疗;免疫治疗;代谢性疾病治疗;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

解武祥

心血管疾病与痴呆的共防共治

赖彬彬

1.开发与应用单细胞多组学实验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基因表达和表观调控机制

2.跨时间(发育和衰老)、空间(不同解剖学部位)和生理状态(健康与疾病)的皮肤细胞多组学图谱分析与研究

3.肿瘤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分析与研究

张名姝

1. 先进生物光学成像探针及标记技术

2. 基于荧光成像的致病机理研究

3. 疾病诊断、精准分型和药物筛选等应用研究

卢  萌

1. 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动力学

2. 四维(三维空间+时间)图像分析识别

3.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生物医学,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病中的应用

韩国军

1. 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新技术在免疫肿瘤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生物学中临床应用研究

2. 新一代标记探针试剂合成新方法在单细胞前沿组学技术中应用与临床转化

3. 成像质谱流式空间蛋白组学、代谢组学、金属组学的单细胞图像分割与免疫微环境数据统整合分析

4. 单细胞质谱流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癌症精准医学、生殖精准医学、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预测分析

黄小帅

1. 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2. 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算法

3. 细胞生物学

4. 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卢旷达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肿瘤放射增敏方法,肿瘤放射免疫响应以及肿瘤联合治疗

罗家佳

智能医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影像及深度学习的研究

吴华君

1. 3D基因组与基因表观调控

2. 单细胞多组学数据的算法开发

3. 多组学数据整合与疾病靶点发现

雷健波

1. 医院信息系统的智慧化和高质量发展

2. 基于全生命健康周期健康档案的主动健康管理

3. 康养和养老的信息化智慧化等

许蓓蓓

1. 老年流行病学(老年多病共存)

2. 医学信息分析和营养流行病学

袁亦方

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和临床研究方法

杭  婧

1.卵成熟及胚胎早期发育相关蛋白质的分子机制

2.妊娠维持及母胎识别的代谢机理与结构基础

王  茜

糖尿病与生殖内分泌疾病中的机制与应用研究

器官芯片及3D疾病模型联合实验室

1.新型体外微循环控制及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2.退行性或遗传性心脑血管及脑神经疾病模型及新药靶点研发

3.肿瘤转移机制,靶点发现,新药开发体外模型

4.罕见病、遗传病疾病模型

5.辅助生殖技术研发

6.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治疗体外模型开发

7.基于疾病模型的新药智能化研发技术

 

 二、招聘条件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投身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品行端正,作风严谨,热爱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创新和团队协作意识。

2. 已获得博士学位(原则上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原则上在35周岁以下(以中国博士后网站提交申请时间为截点计算)。

3. 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技术、信息学、计算机或工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4. 能够独立进行科研工作,在博士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在本专业或相关领域的国际公认    高水平期刊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

三、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研究方向、代表论文及论著清单、获奖情况等。

2. 博士学位证书、毕业证书。

3. 博士论文全文(PDF格式)。

4. 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PDF格式)。

5. 博士生导师推荐信。

6. 博士后工作期间的研究计划。

四、博士后待遇

1、薪酬福利:

“博新”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4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博雅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30万元(含单位公积金);国家资助B档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8万元(含单位公积金);普通全职博士后税前年收入约21万元(含单位公积金)。

*入选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腾云博士后”项目的全职博士后将在其基础年收入上每年额外获得10万元资助。

在站满一年工作表现突出、成果显著的博士后可享受博士后年终绩效。在站第3年的基本年薪提高2万元。

合作导师为优秀博士后发放项目酬金。

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2、住房: 博士后按照进站入职时间可排队申请博士后公寓,租住公寓者按照市场价缴纳房租。按照博士后类型享有不同的优先分配权。

3、各类基金申请:鼓励博士后申请各类人才项目、研究经费或奖励经费。如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和医学部博雅博士后等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

4、户口:非京籍博士后可将户口迁至北京大学医学部集体户。博士后出站满足落户条件的,其配偶、子女户口可以随迁。

5、子女入园、入学:符合属地子女入园、入学政策的博士后,凭全国博管办介绍信可以办理子女入幼儿园、上小学和初中。

五、招聘程序

1. 应聘者请将个人简历及相关证明材料的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请标注为“应聘博士后+姓名”,并在邮件中注明意向合作的导师。

2. 招聘单位将综合考察应聘者的材料,并择优安排面试。

3. 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博士后进站程序办理相关手续。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10)82805899

电子邮箱:pucri_yangj@bjmu.edu.cn

七、截止日期:2024年12月1日

 

附: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介绍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 

  2024年9月30日

 

 

附: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合作导师介绍

 

合作导师

个人简介

研究方向

应聘条件

乔  杰

 

乔杰,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临床、基础研究与转化工作,在女性生殖障碍疾病病因及诊疗策略、生育力保护保存、人类配子及胚胎发育机制、防治遗传性出生缺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持续关注妇幼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守护妇儿全生命周期健康。曾荣获2014、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9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021年度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并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创新争先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

1.人类配子、胚胎发育机制研究;

2.生殖内分泌与辅助生殖技术

/

王嘉东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放射医学系主任、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五年以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ell,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EMBO Journ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PNAS等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系统性揭示了DNA损伤修复的精准调控网络及其生物学效应。王嘉东教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项目。荣获中国毒理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拜耳学者奖等荣誉。

DNA损伤修复与肿瘤发生和治疗抗性的关系

具有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或者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熟练掌握类器官或动物模型研究经验者优先

王  韵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麦戈文脑研究院PI,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长,亚大生理科学联合会FAOPS第一副主席,国际生理学联合会IUPS理事,国际神经肽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中国神经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基础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先后主持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Science, Molecular Psychiatry, Cell Reports,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Science Signaling等神经科学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获中国发明专利6项。

1. 慢性痛及神经精神共病的分子和环路机制

2. 神经发育及相关脑疾病

3. 神经损伤与修复

熟悉痛觉或神经发育研究领域,具备临床队列研究、无创影像数据分析或电生理学背景者优先

武阳丰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NIH科学基金、澳大利亚NHMRC科学基金、英国MRC科学基金等数十项科研课题。曾担任WHO心血管病预防、控制与研究合作中心主任,中国乔治健康研究所所长、悉尼大学医学院荣誉教授。曾主持开发了中国首个心血管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主持制定了《基层高血压防治实用规范》,参与心血管病领域多个防治指南的起草和制定。有设计和实施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及大型真实世界研究的丰富经验。2013年,牵头申请中国第一个“临床研究方法学”二级学科,并获批教育部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点。他在NEJM、Lancet、JAMA、BMJ、Nature Medicin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40余篇,主编和参编中英文专著21部。“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均入选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1.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预防和控制的有效干预措施;

2. 临床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

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公共卫生、健康大数据等专业,具有大型队列数据分析经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经验者优先

魏勋斌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医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双聘教授,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Fellow(会士)。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光电子技术专业获学士,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生物物理学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哈佛大学医学院讲师。 曾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2011—2018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长聘正教授,生物医疗仪器方向负责人。共发表NATURE、PNAS等SCI论文100余篇,他引5000余次。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一项, 国内外专利二十余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业委员会常委。担任细胞分析领域期刊Cytometry Part A (影响因子4.25)副主编,国家外专局“海外千人计划”评审专家,国家基金委医学部和信息学部会评专家,科技部十四五规划诊疗装备专项光电设备专家召集人。

1. 可用于肿瘤光学早期检测的“在体流式图像细胞仪”

2. 在体肿瘤光学分子影像技术及近红外纳米光学探针技术

3. 活体光学细胞操纵技术研究

4. 激光医学与老年痴呆症的光治疗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光学、计算机科学、医学影像、肿瘤学、神经科学或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等

庞艳莉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国自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生物物理学会肠道菌群分会理事、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产微生态医学分会常委。从事生殖系统疾病的代谢免疫发病机制研究工作,聚焦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病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发掘生殖内分泌疾病菌源代谢干预新靶点及干预途径。在Cell, Nat Med, Cell Metab, Cell Host Microbe, Nat Metab, Nat Commu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专项课题等基金10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探索生殖障碍疾病菌源干预靶点与新策略

具有分子生物学、免疫学背景者优先

陈  扬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助理、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外泌体/新细胞器迁移体等细胞外囊泡发生、物质分选运输、细胞间信号沟通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建立基于蛋白组学的细胞外囊泡研究策略,并探索细胞外囊泡在体液诊断和疾病发生中的机制。在Science, Nature Cell Biology,Developmental Cell, PNAS, Cell Research,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Discovery,J. Proteome Research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外泌体/新细胞器迁移体等发生、物质分选运输、细胞间信号沟通的分子细胞生物学机制

具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背景优先

钟  凯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高场生物磁共振成像研究,在高场磁共振成像理论方面有原创性贡献。全面主持了亚太地区唯一的9.4T 40cm大口径动物-磁共振成像一体化研究平台建设及科研工作。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德国DFG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等资助。

1. 高场磁共振成像理论、成像方法、射频技术等

2. 非线性梯度成像技术及应用

3. 高场杂核磁共振成像及波谱研究

4. 临床超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研究

磁共振成像与技术、医学影像、电子与信号分析、计算机与图像建模等专业

高卫平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提出了蛋白质-高分子精准偶联的概念,发展了蛋白质定点原位聚合、类弹性蛋白多肽偶联等新方法,可控合成了新型蛋白质-高分子/药物偶联物,并将其用于癌症、传染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诊疗。在PNAS、JACS、Angew Chem、Adv Mater、Adv Sci、ADDR、Nano Lett、Biomaterials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并受邀在ADDR、Angew Chem、Biomaterials、Polymer上发表综述论文。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SCIENCE CHINA Materials和Genetic Engineering & Biotechnology News专题报道。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2项,其中PCT和美国发明专利已授权于美国公司Gateway Biotech, Inc.。获风险投资,推动可广泛用于肿瘤、传染病、自免、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的蛋白质新药向临床转化。多次获Bayer Investigator Award、Janssen Investigator Award、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北京大学第六届产学研项目合作先进个人、中国致公党北京市委员会社会服务暨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先进个人。承担多项国自然重大、重点和面上等基金项目。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评专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会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十四五”及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编写组专家。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药物偶联物;药物-高分子偶联物;蛋白质-高分子偶联物;抗体-高分子-药物偶联物;药物递送;靶向蛋白降解;肿瘤诊疗;传染病治疗;免疫治疗;代谢性疾病治疗;自身免疫与炎症性疾病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

具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药理、药化、药剂、生物药、蛋白质工程、基础医学、分子医学、肿瘤诊疗、肿瘤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技术等背景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解武祥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长聘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英国医学科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公开竞争(CMB-OC2)项目、美国米尔斯坦亚美医学基金会老年专项基金等。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疾病与痴呆的共防共治,包含人群队列研究、创新药和医疗设备的研发工作。近5年,作为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CC(2篇),Science Bulletin(2篇)、JAMA Network Open(3篇)、JACC Heart Failur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独立通讯作者论文2篇。研究成果获得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现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等。

心血管疾病与痴呆的共防共治

具有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公共卫生、健康大数据。具有大型队列数据分析经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经验者优先

赖彬彬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北医博雅青年学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要研究方向为开发并应用单细胞多组学实验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皮肤、免疫和癌症相关的基因调控和细胞命运转化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Nature Methods,Immunity,Advanced materials, NAR等学术期刊上。

 

1. 开发与应用单细胞多组学实验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基因表达和表观调控机制

2. 跨时间(发育和衰老)、空间(不同解剖学部位)和生理状态(健康与疾病)的皮肤细胞多组学图谱分析与研究

3. 肿瘤的单细胞多组学图谱分析与研究

具有生物信息学、计算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肿瘤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背景

张名姝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择优支持计划”和“卢嘉锡青年人才奖”获得者。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在美国HHMI Janelia Research Campus完成访问学者研究。长期致力于新型荧光探针的开发及其在深层、超分辨、多模态显微成像及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thods(2篇)、Cell Research、Nano Letters、PNAS(2篇)等高影响力期刊。主持和参与国自然青年和面上,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重点等项目。任Biophysics Reports青年编委。

1. 先进生物光学成像探针及标记技术

2. 基于荧光成像的致病机理研究

3. 疾病诊断、精准分型和药物筛选等应用研究

蛋白质工程、化学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相关专业,具有蛋白质设计、定向进化、组织和类器官成像、神经成像等研究背景者优先

卢  萌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建立神经结构与智能成像实验室,在超分辨活细胞成像、细胞结构和深度学习的交叉领域共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2015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2016年至2022任剑桥大学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2022年被评为高级副研究员 (Senior Research Associate),2023年被聘为剑桥大学出版社Biological Imaging 杂志副编辑(Associate Editor)。现担任多个知名期刊与海外基金评审人,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UCL)、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和法兰西学院等国际一流学术机构有持续广泛的合作。

1. 神经元网络的结构和动力学

2. 四维(三维空间+时间)图像分析识别

3.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生物医学,尤其是神经退行性病中的应用

神经科学方向:分子、细胞或系统神经科学研究经历,有动物实验背景者优先

深度学习方向:计算神经科学、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模型开发的研究经验,有微分几何或光学成像数据分析背景者优先

韩国军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23年起担任科技部“智能化全自动医用流式细胞仪研发”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2021入选年国家级海外人才计划青年项目,2013至2020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单细胞质谱流式技术(Mass Cytometry)创始人Garry Nolan课题组、从事新一代单细胞质谱流式相关技术与临床医学应用研究,201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导师张新荣教授。已在Nature与Cell 子刊、Angew. Chem. Int. Ed.、Chemical Science,Cytometry等期刊发表研究工作。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并主持科技部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与面上项目、北京大学 “临床医学+X” 、北京大学仪器创新研发等项目,

1. 单细胞空间多组学新技术在免疫肿瘤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微生物学中临床应用研究

2. 新一代标记探针试剂合成新方法在单细胞前沿组学技术中应用与临床转化

3. 成像质谱流式空间蛋白组学、代谢组学、金属组学的单细胞图像分割与免疫微环境数据统整合分析

4.单细胞质谱流式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在癌症精准医学、生殖精准医学、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预测分析

1.有机合成化学、无机化学、材料化学,有多肽与核酸固相合成经验者优先;

2.分析化学、质谱分析、光谱分析,有DESI-MS、MALDI-MS、ICPMS-MS操作经验者优先;

3.免疫学与微生物学、肿瘤医学、临床医学,有流式细胞仪、质谱流式仪分析经验者优先;

4.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处理、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有单细胞数据与图像分割经验者优先。

黄小帅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3年在武汉大学获得光学学士学位,2018年在北京大学获得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2018年-2020年在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长期致力于发展用于活细胞或者活体成像的新型显微成像技术,先后发展了快速、长时程海森结构光照明显微镜,超分辨率荧光辅助的光学衍射断层显微镜和三光子贝塞尔快速体成像显微镜等一系列显微成像技术。其研究成果以一作或者通讯作者发表在Nature Methods, 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Cell Biology,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s(2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等杂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青、原创探索、面上、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子课题)、临港实验室“求索杰出青年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等项目。

1. 新型光学显微成像技术

2. 图像处理和深度学习算法

3. 细胞生物学

4. 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光学、生物医学工程、图像处理、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蛋白质工程、生物信息学或相关专业等

 

卢旷达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涉及生物材料,纳米医药,肿瘤生物学与放射肿瘤医学。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美国化学会Young Investigator Award等多项奖励。

基于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型肿瘤放射增敏方法,肿瘤放射免疫响应以及肿瘤联合治疗。

具有无机或有机合成化学、化学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药学、免疫学等背景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罗家佳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IEEE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生物医学光子学专委会委员,《BMC Biomedical Engineering》期刊编委。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学博士。课题组建立了基于力学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医学研究平台。曾获ASME博士竞赛奖、密西根大学临床与健康职业发展奖等。迄今,在其研究领域一流期刊如IEEE TMI, Photoacoustics, Journal of Biomechanics等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授权发明专利十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青年专项、北大百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

智能医学、生物力学、生物医学影像及深度学习的研究

生物力学、深度学习、生物医学工程、材料科学或与以上研究方向相关专业等

吴华君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在Cance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Genomics、NAR、PLoS CB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课题组主要利用生物统计和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多组学数据整合和相关算法的开发。

1. 3D基因组与基因表观调控

2. 单细胞多组学数据的算法开发

3. 多组学数据整合与疾病靶点发现

1.具有生物信息学、生物统计学、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经历。具有单细胞数据分析或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经验者优先;

2.具有良好的编程基础,熟悉Linux系统和bash命令行,应至少精通一门编程语言(R或Python或C)。

雷健波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华西临床医学毕业,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生,后赴美国哥大获得计算机硕士,医学信息学硕士,以及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医学信息学博士。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卫生信息学导论》和《生物信息学导论》,担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大数据学会卫生信息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信息管理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以及中文信息学会医疗健康和生物信息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作为评测主席连续五年主持了中国医院信息处理大会的医学自然语言处理评测大赛。主持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新团队课题。发表包括JAMA, Nature等世界顶级期刊的子刊文章100余篇,其中2篇关于可穿戴设备的SCI研究论文在“临床医学”这一大类被引用数量位居全球学者的前1%(入选全球“高被引”论文)。

1. 医院信息系统的智慧化和高质量发展

2. 基于全生命健康周期健康档案的主动健康管理

3. 康养和养老的信息化智慧化等

1.计算机相关学科(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信息管理、生物医学工程、图像处理、智能便携或可穿戴设备等);

2.医学相关学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学、认知心理科学等);

3.医学信息学等相关领域(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医学信息学等)。

许蓓蓓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先后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医学信息学中心、丹麦奥尔胡思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基金以及国家卫健委和国家疾控局委托的课题,利用不同类型医疗健康数据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在老年医学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

1. 老年流行病学(老年多病共存)

2. 医学信息分析和营养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老年医学、临床医学等相关理工医科专业,对数据分析和算法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具有算法和编程基础、数理统计基础者优先

袁亦方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获得临床医学内科学博士学位(八年制),随后赴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深造,获得临床研究方法学理学硕士学位。自2020年起,在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开展博士后工作。作为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含共同)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代表性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JACC、JAMA Network Open、BMC Medicine等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相关科研成果曾获北京医学科技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委会青年委员、中国医促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学部委员。

心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和临床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公共卫生、健康大数据、临床医学。具有大型队列数据分析经验、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经验者优先

杭  婧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大医学部冷冻电镜平台副主任,北医三院医学代谢中心负责人。曾获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张丽珠生殖医学创新一等奖等,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委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发育源性疾病专委会委员等学术任职。共发表Science(3篇)、Cell、Nature、Cell Host Microbe、Sci Adv等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论文20篇,总引用千余次,研究成果两次入选当年的“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并获Nat Rev Drug Discov等杂志述评。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课题等8项科研项目。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英文专著《the Ovary》一部。

1.卵成熟及胚胎早期发育相关蛋白质的分子机制;

2.妊娠维持及母胎识别的代谢机理与结构基础;

生物化学、冷冻电镜或生殖生物学等专业

具有cryo-ET研究经验者优先

王  茜

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干细胞研究中心、女性生育力促进全国重点实验室、北大医学-凯斯利康器官芯片及3D疾病模型联合实验室研究员,国家高层次人才项目获得者。博士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后师从哈佛大学干细胞与再生生物系、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Douglas A. Melton院士、HHMI研究员。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1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含共同)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Science Advances, Advanced Materials, Trends in Cell Biology 等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获得2项国际发明专利PCT、3项美国发明专利和4项中国发明专利的授权。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

糖尿病与生殖内分泌疾病中的机制与应用研究

干细胞与类器官培养、构建;

基因编辑;分子生物学;内分泌、生殖医学等

器官芯片及3D疾病模型联合实验室

北大医学-凯斯利康器官芯片及 3D 疾病模型联合实验室,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与北京凯斯利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强强联手共建的创新平台。双方充分发挥各自在专业能力和产业资源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产业转化高效协同的创新转化模式。

该实验室通过整合微流控体外微生理控制技术、干细胞定向分化及基因编辑技术等前沿科技,致力于研发世界一流的体外微生理环境控制系统和多脏器疾病模型,从而推动新医药产品的加速研发,降低研发成本,以满足未来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的广阔市场需求。

联合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主任由乔杰院士担任,其实验室团队更是汇聚了来自北京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电子所,企业等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专业多元的科研队伍,为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1.新型体外微循环控制及实时监测系统开发

2.退行性或遗传性心脑血管及脑神经疾病模型及新药靶点研发

3.肿瘤转移机制,靶点发现,新药开发体外模型

4.罕见病、遗传病疾病模型

5.辅助生殖技术研发

6.间充质干细胞安全治疗体外模型开发

7.基于疾病模型的新药智能化研发技术

1.具有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类器官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

2.具有微纳传感器,执行器与系统的设计经验;MEMS器件设计,仿真与工艺研发经历;或/和具有微流控芯片技术与芯片实验室系统的研发经历

 

 

来源:https://postdocs.bjmu.edu.cn/zpxx/a6b7b3ff818b4820a31c5d56363c2e50.htm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