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引进工作地区:安徽
高端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端人才引进 》 高校人才引进→详情点击《高校招聘 》
事业单位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事业单位人才 》 科研人才引进→详情点击《科研人才 》
医疗人才引进→详情点击《医疗人才》 企业人才引进→详情点击《企业招聘 》
一、研究院简介
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以下简称“研究院”)是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与安徽理工大学共建的科研机构,为全民事业单位。主要围绕能源、人工智能、先进制造、大健康、环境及未来技术领域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
二、招聘岗位相关信息
(一)学科带头人
1、具体岗位:安全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安徽省“高峰学科”及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校“博士点培育学科”带头人。
2、应聘条件:遵纪守法、作风正派、治学严谨,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学术造诣深厚,具有国际视野,在本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具有较强的团队领导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带领本学科赶超国内先进水平。一般应具有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工作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3、人才待遇:
(1)在合肥工作,落户合肥。
(2)入事业编制。
(3)科研启动费及薪酬与补贴:
岗位类型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薪酬 万元/年 |
安家费及购房补贴 (万元) |
|
自然科学类 |
人文社科类 |
|||
第一类 |
面 议 |
|||
第二类 |
100-500 |
20-80 |
60-120 |
100-200 |
第三类 |
100-400 |
20-60 |
40-80 |
80-150 |
(4)提供充足的办公实验室用房,支持组建科研团队,博、硕士招生指标予以政策性倾斜。
(5)提供过渡性人才公寓,根据配偶学历等条件安排相应工作,协调解决子女入学。
(6)特别优秀人才,“一人一议”。
(二)优秀博士
1、具体岗位: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等领域优秀博士。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领域: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新能源汽车工程、智能车辆工程等;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相关领域:安全工程(公共安全)、消防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地理空间信息工程等;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相关领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氢能制备与利用等。
2、应聘条件: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科研能力、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身心健康。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具备较好发展潜力,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博士后不超过40周岁)。
3、人才待遇:
(1)在合肥工作,落户合肥。
(2)入事业编制。
(3)科研启动费及薪酬与补贴:
博士类型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薪酬 万元/年 |
安家费及购房补贴 (万元) |
一层次 |
20 |
享受校内相应岗位 薪酬 |
40 |
二层次 |
16 |
30 |
|
三层次 |
12 |
20 |
注:紧缺专业博士,其安家费及购房补贴增加10万元。根据博士(博士后)期间的业绩成果,分三个层次享有科研启动费、安家费及购房补贴,未达到第一层次的,进校后三年内立项主持国家科学基金,可按第一层次兑现。
(4)进校后人才遴选待遇:博士进校后可遴选为“青苗”培养工程,培养期3年,期间除正常薪酬待遇外,另享受2万元/年津贴待遇;“青苗”培养期满后,可遴选为“青托”培养工程,期间除正常薪酬待遇外,另享受3万元/年津贴待遇;晋升高级职称后,可遴选为“青尖”培养工程,期间除正常薪酬待遇外,另享受4万元/年津贴待遇。
(5)配偶安置:引进博士配偶取得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政审合格、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35周岁,学校按人事代理方式予以安置。
(6)特别优秀人才,“一人一议”。
三、应聘方式
请应聘者将个人简历(包括教育背景、工作阅历、相关研究成果证明材料等)、《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求职信息登记表》投递至研究院招聘电子邮箱gdyjyhf@aust.edu.cn,来信请注明应聘岗位,我们会及时与您联系。
热忱欢迎加盟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
招聘联系人:
高等研究院(合肥) 武老师,电话:0554-6631531 13625623998
学校人事处 魏老师,电话:0554-6633997
研究院现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清河路868号,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
安徽理工大学高等研究院(合肥)求职信息登记表
姓名 |
|
最高学历 |
|
技术职称 |
|
照片 |
||||||
性别 |
|
毕业学校 |
|
应聘岗位 |
|
|||||||
出生年月 |
|
所学专业 |
|
联系电话 |
|
|||||||
政治面貌 |
|
从事专业 |
|
邮箱 |
|
|||||||
学习和工作经历(从本科开始) |
|
|||||||||||
取得的学术成果(包括重要荣誉、论文、科研项目、奖励和专利等) |
(内容可加页)
|
|||||||||||
配偶及 子女情况 |
姓名 |
|
学历学位 |
|
出生年月 |
|
||||||
最后毕业高校与专业名称 |
|
|||||||||||
子女情况 |
|
特别说明:1.发表的英文期刊须注明期刊名称及其所在的国家,本人在作者中的排序和影响因子等情况;2.发表的中文核心期刊须注明期刊名称及其主办部门,本人在作者中的排序等情况;3.所获奖励须注明奖励名称、等级、授予单位和本人排序情况4.仅登记发明专利及本人在申请人中的排序情况。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高校人才引进网官方微信(微信号:gaoxiaoyinjin)。